2025个体工商户最新政策
依据《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》,自2025年7月15日起,个体工商户登记步骤大幅简化。仅通过互联网拓展经营活动的平台内经营者,可将电子商务平台的互联网经营场合登记为经营场合,并在经营范围后标注“仅通过互联网拓展经营活动”。同时,跨区迁移不需要注销原个体户,可直接变更登记至新经营场合,保留商誉及历史经营数据。除此之外,新规增设“另册管理规范”,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两年未移出的个体户,登记机关将进行特别标注并停止统计管理,强化信用约束。
增值税方面,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个体户免征增值税,超越部分按1%征收率计税。个人所得税层面,符合条件的个体户可申请核定征收,经营所得税率低至1%|2%,综合税负较查账征收减少超70%。税务部门还明确,转型为企业前已缴纳的税款可延续计算,防止重复征税。
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“一件事”加强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建议》,推出“一注一立”模式。个体户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、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时,可同步办理税务注销、公章刻制、社保登记等7项关联事情,4个工作日内完成全步骤。对初次转型且稳定经营2年以上的企业,多地政府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助,并纳入“名特优新”个体户培育库优先支持。
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需要什么手续?
1. 条件自查与材料筹备
转型前需满足五项核心条件:债权债务处置完毕、税款结清、完成上年度年报、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、无未了结的行政处罚。需提交的材料包含转型申请书、清税证明、营业执照正副本、转型后企业设立登记文件及经营者签署的承诺书。若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,还需明确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方法。
2. 登记注册步骤选择
登记机关提供两种转型方法:一是直接变更登记,保留原个体户的成立日期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字号,适用于经营场合未变更且符合企业设立条件的场景;二是“注销+设立”模式,需先办理个体户注销,再申请企业设立登记。推荐使用直接变更方法,可免予提交住所用证明,且行政许可可最大程度延续有效。
3. 涉企事情接续办理
转型后需同步完成四类事情:税务部门办理税种认定及发票领用;公安机关指导公章刻制并备案;人社部门办理社保登记及参保信息变更;银行依据授权办理基本账户开立或变更预约。多地推行“个转企”预检服务,通过政务平台提前核验材料,防止因信息缺失致使反复跑腿。
4. 许可资质延续与风险防控
对工业商品生产、道路运输等涉及前置审批的许可事情,行政许可部门需在收到转型信息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登记。转型企业需在登记机关提示下,对原有合同、常识产权等财产权利进行书面承诺,确保不损害第三方权益。若存在偷逃税款或不真实申报行为,将被纳入信用黑名单并追缴补贴。